《大黄䗪虫丸》是来源于《金匮要略》的一首经方,其歌诀、组成、用量、功用、用法、主治、方义、配伍特点、运用如下:
歌诀:
大黄䗪虫芩芍桃,地黄杏草漆蛴螬。
虻虫水蛭和丸服,去瘀生新干血疗。
组成用量:
大黄(蒸)100克,黄芩60克,甘草60克,桃仁60克,杏仁60克,芍药60克,干地黄120克,干漆30克,虻虫60克,水蛭30克,蛴螬30克。
功用:
祛瘀生新,缓中补虚。
用法:
上药为末,炼蜜为丸,如小豆大。每服5丸,酒送下,每日三次。
主治:
虚劳内有干血,肌肤甲错,两目黯黑,缓中补虚。
方义:
本方证由内有干血,肌肤甲错所致。治当祛瘀生新,缓中补虚。方中大黄䗪虫丸重用大黄通便泻热,配伍桃仁、干漆、水蛭、虻虫、蛴螬活血祛瘀,消散成结之干血;芍药、地黄养血滋阴,润燥补虚;黄芩清肺热;杏仁降气润肠;甘草调和诸药。共成祛瘀生新、缓中补虚之剂。
配伍特点:
润燥相济,峻剂和缓图治,以适于久病入络、气血凝结的病证。
运用:
本方是治疗虚劳干血的常用方剂。以肌肤甲错,两目黯黑为证治要点。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结核、肝硬变、慢性骨髓炎及术后肠粘连等证属干血内结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