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伤寒论》经方小青龙汤的歌诀、组成、用量、功用、用法、主治、方义、配伍特点、运用如下:
歌诀:
小小青龙最有功,风寒束表饮停胸,
细辛半夏甘和味,姜桂麻黄芍药同。
组成:
麻黄(去节)、芍药、细辛、炙甘草、干姜、桂枝(去皮)、五味子、半夏(洗)。
用量:
麻黄(去节)10-15g,芍药10-15g,细辛3-6g,干姜10-15g,甘草(炙)10-15g,桂枝(去皮)10-15g,五味子3-6g,半夏(洗)10-15g。
功用:
解表散寒,温肺化饮。
用法:
上八味,以水一斗,先煮麻黄,减二升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(现代用法:水煎服)。
主治:
外寒里饮证。恶寒发热,头身疼痛,无汗,喘咳,痰涎清稀而量多,胸痞,或干呕,或痰饮喘咳,不得平卧,或身体疼重,头面四肢浮肿,舌苔白滑,脉浮。
方义:
本方主治外感风寒,寒饮内停之证。恶寒发热、无汗、身体疼重,乃风寒束表,卫阳被遏,营阴郁滞,毛窍闭塞引起,属风寒表实证无疑。素有水饮之人,一旦感受外邪,每致表寒引动内饮。《难经·四十九难》云:形寒饮冷则伤肺。法当解表散寒,温肺化饮。
配伍特点:
辛散与酸收相配,散中有收;温化与敛肺相伍,开中有合。
运用:
临床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、支气管哮喘、急性支气管炎、肺炎、百日咳、过敏性鼻炎、卡他性眼炎、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。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如需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建议查阅中医典籍或咨询专业医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