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伤寒论》中的乌梅丸是一首治疗蛔厥证的经典方剂,其歌诀为:乌梅丸用细辛桂,黄连黄柏及当归。人参椒姜加附子,温脏安蛔寒厥剂。
组成及用量:
乌梅30g
细辛3g
干姜9g
黄连9g
当归6g
附子6g
蜀椒5g
桂枝6g
人参6g
黄柏6g
用法:水煎服。
功用:温脏安蛔。
主治:蛔厥证。腹痛时作,手中厥冷,烦闷呕吐,时发时止,得食即呕,常自吐蛔。亦治久泻、久痢。
方义:此方主治蛔厥证,是由于肠寒胃热、蛔虫上扰所致。蛔虫喜温而恶寒,当肠寒胃热时,蛔虫不安定,逆行窜入胃中或胆腑,阻塞胆道,故有脘腹阵痛、烦闷呕吐等症状。此时需温脏安蛔,寒热并调。方中重用乌梅,味酸能安蛔,使蛔静痛止;细辛、蜀椒、附子、干姜、桂枝味辛能驱蛔;黄连、黄柏味苦能下蛔。全方酸苦辛并进,则蛔静伏而下;寒热佐甘温,则和肠胃扶正。配伍特点为酸苦甘辛并进,寒热并用,扶正祛邪。
运用:本方为治疗蛔厥之代表方。以腹痛时作,常自吐蛔,甚或手足厥冷为辩证要点。蛔虫病发作之时,可先用本方安蛔,再行驱虫。对于胃热肠寒、正气虚弱的久泻、久痢,本方还有酸收涩肠、清热燥湿、温中补虚之功,故亦可治之。